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生物医药制品冻干机选型指南冻干机是生物医药制品生产中的核心设备,其选型需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合规性、成本效益及长期运维需求。以下从生物医药行业趋势(如mRNA疫苗冻干、细胞治疗载体冻干等场景)出发,提供系统性选型框架:一、核心参数匹配:基于产品特性的精准适配1.冻干工艺兼容性-温度控制精度:生物制品(如单抗、重组蛋白)需±0.5℃精度的板层控温,病毒载体类产品要求更严苛(±0.3℃)-极限真空度:核酸类药物(如DNA疫苗)建议选择≤5Pa的真空系统,...
冻干技术(冷冻干燥)在金刚石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改善材料分散性、保留纳米结构、增强功能化效果等方面,尤其在纳米金刚石处理、复合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优势。以下是具体应用场景及原理分析:1.纳米金刚石分散与保存-挑战:纳米金刚石(如爆轰法合成的纳米金刚石)易因高表面能而团聚,降低其应用性能。-冻干的作用:-分散性优化:将纳米金刚石悬浮液冷冻干燥,可避免传统干燥(如热烘干)导致的硬团聚,保持颗粒的独立分散状态。-长期储存:冻干后的纳米金刚石粉末疏松多孔,复溶(重新分散)时更易恢复...
冻干原理中基本概念——过冷水在冷冻干燥(冻干)过程中,过冷水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可能对冻干效率和产品质量产生显著影响。以下是关于冻干中过冷水的详细解析:1.基本概念冻干(冷冻干燥):将物料冷冻后,在真空环境下使冰直接升华(固态→气态),从而脱除水分,保留物质结构和活性。过冷水:指温度低于水的冰点(0°C)但仍保持液态的水。过冷状态是亚稳态,轻微扰动即可触发快速结晶。2.过冷水在冻干中的形成预冻阶段:物料在冷冻时,若冷却速率过快或缺乏成核位点,水分可能未及时结晶,形成过冷水。...
外泌体冻干配方的研究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直径在30~150nm的天然生物纳米囊泡,能够以长、短距离的方式来运输功能性生物分子,是细胞内及细胞间的信使。外泌体因具有生物相容度高、免疫原性低/无、特定组织趋向性、可修饰性以及高稳定性等优势,被作为天然的纳米载体,广泛应用于药物运输和疾病诊断治疗等研究。然而,外泌体的运输和长期储存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外泌体主要以-80℃储存为主,但是该方法的运输成本较高,临床适用性差,因此冻干技术在此方向上的应用被广泛关注。冻干技术可以...
外泌体冻干系统解决方案1什么是外泌体?所有细胞,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作为其正常生理机能的一部分和获得性异常期间释放细胞外囊泡称为外泌体。外泌体是直径为40至160nm(平均~100nm)的囊泡,质膜的连续内陷最终导致多囊泡体的形成,这些多囊泡体可以与其他细胞内囊泡和细胞器相交,有助于外泌体成分的多样性。根据来源细胞的不同,外泌体可以包含细胞的许多成分,包括DNA、RNA、脂质、代谢物以及胞质和细胞表面蛋白。产生外泌体的生理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需要研究。一个推测的作用是,...
真空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一、冻干的历史在冷冻干燥技术的早期发展中,有三件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美国宾州大学的E.W.Flosdorf和S.Mudd,在1933年用玻璃器皿系统实现血清的冷冻干燥。(2)1928年,A.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1938年,牛津大学的E.B.Chain实现了青霉素的冷冻干燥,并和L.H.W.Florey一起,使冻干的青霉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临床医学上得到了重要的应用。他们三人于1945年获生理学-医学诺贝尔奖。(3)为解决巴西咖啡过剩的问...
冻干球和冻干粉的核心技术都是冷冻干燥,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物理形态、包装形式、使用方式和一些应用特点。通过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1、物理形态冻干球:通常是固体小球状(球形或类球形)。冻干粉:是粉末状(细粉或微小颗粒)。2、包装形式冻干球:通常独立包装,一个球体密封在一个小容器(如安瓶、西林瓶)内。冻干粉:通常装在小瓶子里(玻璃瓶或塑料瓶),可以是单瓶装,也可以是多瓶附带溶媒套装。粉体直接暴露在瓶内空间(虽然瓶内通常是惰性气体或真空)。3...
创新药冻干的难点以及解决措施一、创新药的市场前景国内创新药的冻干前景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技术优势、市场需求及政策推动。1.1技术优势冻干技术能保留药物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尤其适用于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如抗肿瘤药物),通过去除杂质和水分延长保质期,降低运输和储存风险。1.2市场需求随着、激素替代疗法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冻干注射剂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冻干注射剂市场规模将达33元/支,同比增长9.1%,生物制剂(如抗体、疫苗)占据主要。1.3政策推动药品审评审批...